close
週末看了三部電影,都有關死亡~~「阿拉斯加之死」、「一路玩到掛」和「潛水鐘與蝴蝶」,再配合聽著網誌上播放森田童子的「ぼくたちの失敗」,現在心情低落到谷底。
昨天老弟跟我說森田童子的歌會讓人想自殺~~這首日劇「高校教師」的主題曲我早就聽過,只是一直重複聽果真會被慢慢催眠,我的心情從凌晨開始就停留在阿拉斯加的巴士上。
我買過Into the Wild(阿拉斯加之死)在台灣發行時第一刷(1998年出版)的小說,事隔快十年~~當我昨晚又看到電影,其實心境已然不同,只是當年看完那本書聽著「巴黎野玫瑰」的原聲帶,跟現在的沮喪和恐懼是一樣的,就像中毒似的,任由情緒失控無法自拔,有時候這種折磨會讓人上癮。
回來教書第一年外婆就過世了,那天早上上班前我先繞過去要看她,才發現她已在彌留之際,我趕快又繞回家跟老媽說,然後直接去上班。得知父親癌症的前兩個月,我會一直想要記起外婆走時我是怎麼難過的?可是居然一點印象都沒有,尤其我跟她這麼親近。
父親臨終前離開醫院,護士交代我要記下他的死亡時間~~後來那張死亡證明書上的時間是亂謅的,我根本無法察覺他是何時走掉。有人問過我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~~「你親眼見到自己父親慢慢過世時是什麼感覺?會不會很可怕?」我當場傻眼,只回說「不知道」。那是我現在生命中經歷最奇妙的半小時,當然悲傷卻不是最悲傷。
之後,我經常會問自己以後該如何面對生命最後那半小時,當然大多時候都消極地推給以後的自己,只是我懷疑生命增長,面對死亡時就會更有智慧嗎?比較肯定的是信仰會發揮祂的力量。
「死亡」的議題太沈重,那三部電影都很好看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